
南海上空风云再起,越南的填岛工程昼夜不停,日本军舰穿梭往来,法国航母不请自来——这片蕴藏丰富资源的水域,正成为多方势力的角力场。
南海再次成为全球焦点。越南在南威岛上加紧修建跑道和雷达站,日本与菲律宾签署驻军协议,法国核动力航母开进南海参与联合军演。这些动作看似各自独立,实则构成了一幅南海军事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完整图景。
与此相对,中国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近日宣布,解放军在南海组织了海空联合巡航。他表示,战区部队持续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越南:从偷偷摸摸到明目张胆
过去两年,越南在南海的行动策略发生了明显转变。填海造陆的规模呈现几何级数增长,投入的混凝土总量可能比前十年加起来还要多。
南威岛的跑道被不断延长,新建的雷达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更有消息称,岛上已经部署了疑似地对空导弹系统。柏礁虽未完全建成,但从其布局已能看出打造前线指挥中心的野心。
这些岛礁本不属于越南,如今却被改造为永久军事基地。甚至连生活区屋顶都涂上了军用绿色,这些小细节暴露了其真实用途。
越南的举动已超出常规挑衅范畴,他们正在用混凝土和钢材改写游戏规则,通过物理存在固化非法主张。
日本:借船出海的战略野心
日本在南海的动作同样值得警惕。表面上,他们打着安全合作的旗号,实际上却在拼命向南扩张军力。
数据显示,日本军舰出现在南海的频率增加了约三成,而这个数字可能还被低估了——许多巡航根本不曾公开。
更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与菲律宾签署了驻军协议,自卫队现在可以合法驻扎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他们向菲方提供的不是普通的渔政船,而是远程巡逻机和核动力潜艇等先进装备。
对于一个国债高达国民生产总值两倍多的国家来说,在海外寻找假想敌确实是个转移视线的便捷方法。
法国:不远万里来搅局
法国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却不远万里来到亚太地区。他们自称“印太玩家”,今年春天更是将核动力航母开进了南海。
法国海军与菲律宾举行联合演习,还签署了部队互访协议。巴黎声称这是为了维护航行自由,但商船在南海从未遇到过通行障碍。
真正需要“自由通行”的,其实是那些带着特殊目的的军舰。法国人把香水喷在火药桶上,试图在中美博弈中插一脚,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中国的应对:定力与智慧并存
面对多方挑衅,中国表现出惊人的战略定力。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明确指出:“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在坚定维护主权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寻求合作。中国和东盟国家正在持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积极开展海上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针对个别国家重提所谓“南海仲裁案”,王毅严正指出,仲裁案系临时仲裁庭越权管辖,枉法裁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受这一非法裁决的影响。
黄岩岛:从争议焦点到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南海策略不仅限于军事和外交层面。去年十一月,黄岩岛海域被划设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三千多公顷,其中核心区占近三分之一。
这一举措援引了国内海洋环境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也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各国保护海洋环境的精神。
在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中,中方早已提出停止填海造陆和建立生态赔偿机制等具体条款。黄岩岛保护区的设立,正是将这些条款落到了实处。
仁爱礁:二十多年的对峙与坚守
那艘1999年在仁爱礁搁浅的菲律宾军舰,已经在海上度过了二十六个年头。这些年来,菲方多次试图运送建材进行加固,均被中国海警拦下。
今年某天深夜,双方再次发生对峙。中国海警通过无线电发出警告:“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仁爱礁海域。你们的行为已严重违反中国法律。请立即停止。”
这种措辞没有任何修饰,就像突然亮出的刀锋。中国始终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双边协商解决争议,反对任何第三方插手。
南海从来不是任何外部势力的棋盘。那些远道而来的舰队终究要离开,真正能决定这片海域未来的,只有沿岸的邻居们。
当越南的填岛船昼夜不停,当日本的巡逻机频繁掠过,当法国的航母不请自来,中国选择了以定力与智慧应对挑战。
几亿人依靠南海生存,这里的稳定关乎整个东亚的繁荣。对抗是条死胡同,这点历史早已证明。真正的秩序建立在规则和责任之上,而不是炮口的方向。